2007年10月1日,星期一(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七版:国庆特刊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依法治村使麻雀变凤凰
本报见习记者 陈锦 通讯员 于陶明 吴水斌

  严成锋,瑞安市塘下镇五兴村党支部书记。5年来,他参与了一个为支持省重点工程珊溪水库建设而整体搬迁的移民村从问题村到示范村的华丽转身。
  
  在严成锋的印象里,1998年五兴村刚整体搬迁时,离开故土的村民们普遍有种失落感,他们把所在村戏谑为“无朋友、无集体经济、无基础设施、无社会地位、无部门关心的‘五无村’”。
  5年前,严成锋已是该村村民委员会主任。那时村里的外来务工人员超过了3000人,一些人就以出租房为据点,进行盗窃、斗殴等违法行为,使得这个村的治安刑事案件一直居高不下。由于害怕受到歧视,村民还常因路基争端与周边村民发生纠纷。为了增加收入,不少村民违章搭建了简易工棚来出租,截至2005年,面积不足0.1平方公里的五兴村竟有违章工棚一千余间,不少街面被挤占。
  “由于工棚大都租给抛光、翻砂等高污染企业,村里整天笼罩着灰色烟雾。一到雨天,下水管就堵上了,街上脏水横流、垃圾漂浮,村民洗衣服都要赶到五六里之外。外村来的姑娘没一个看上本村小伙的,都说五兴村是个‘垃圾村’。”严成锋回忆说。
  2004年,新一届村两委成立,严成锋被选为村支书。他提出依法治村,从治安入手扭转村里的面貌,组建一支巡逻队。“这个消息公布后,不少村民自愿加入到巡逻队伍中来,实行24小时路面监控。”
  后来,场桥边防派出所为了解决这里的治安问题,专门在村里设立了警务区,对出租房采取影院式管理,村里的治安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
  “以前,我们村的摩托车上二三把锁都会被撬,现在即使忘了上锁,在外过夜也不会被偷走。”严成锋说,今年以来,村里没有发生一起黄、赌、毒重大案件,刑事案件的发案数为零。
  村里太平了,环境也要大变样。严成峰和村两委带头拆掉了自家的违章房,全村半年内顺利拆除了全部违章工棚,迁移了高污染作坊78个。去年10月,村里建起了第一个小公园,安放了健身器材、篮球场、凉亭等设施。严成锋高兴地对记者说:“那里原来是一个垃圾场,现在被村民称之为‘休闲中心’,成了村民的健身活动乐园。”
  后来,在当地边防派出所的协助下,村两委又先后改造了村里的下水管道、铺设水泥路,给每家每户装上了自来水,使五兴村村容村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现在,五兴村的道路宽了,河水清了,空气好了,环境美了。一名老党员感慨地说:“以前,我们是为了‘生存’,现在我们是在享受‘生活’。”
  更让严成锋和村民们感到欣喜的是,今年来,温州市、瑞安市授予的“平安示范村”、“村庄整治合格村”等三项荣誉花落五兴村,依法治村让五兴村“麻雀变凤凰”。